|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半導體,准備好迎接全球萬億美元市場了嗎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們看到,一方面部分高端設備、核心零部件等領域仍需要加緊突破,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又對半導體提出更高的要求。”9月29日,中微公司(688012.SH)董事長尹志堯在智微資本首期基金成立儀式上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這個機遇價值萬億美元。據德勤報告,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創紀錄的6970億美元,2030年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挑戰,則在於起步晚,而且最近兩年產業投資金額縮水。




中國投資規模縮水

2025年9月29日,上海智微資本的首期基金,規模15億元的上海智微攀峰基金召開成立儀式。

智微資本是中微公司戰略發起並參與出資設立的投資平台。智微資本聚焦半導體、泛半導體和戰略新興領域,通過聯動產業及資本,構建覆蓋半導體設備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體系。

中微公司是半導體設備的頭部企業,目前市值超過1800億人民幣。過去十四年收入年化增速大於35%,部分刻蝕、薄膜設備進入全球先進水平行列。

“我們(中微公司)給早期的投資者帶來了60倍的回報,給中期的投資商帶來了30倍的回報。”尹志堯在會議上表示。

尹志堯將首期智微攀峰基金視為中微公司在資本領域的關鍵落子,中國半導體產業生態協同發展的全新起點。他認為,人工智能對半導體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既是中國的挑戰,更是機遇,部分高端設備、核心零部件等領域需加緊突破。


“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中國集成電路設備產業起步比較晚。中微是我們國家的領頭(設備制造商)裡做得最好的,但是我們大部分的設備制造商遠遠的差好幾代,有代差在裡面。”一家參會企業的高層表示。

最近兩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投融資其實並不活躍。

據CINNO Research統計,2024年中國(含中國台灣)半導體產業項目投資總額6831億人民幣,同比下降了四成;2025年上半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含中國台灣)總投資額為4550億元,同比下滑約一成。上半年,晶圓制造、芯片設計、半導體材料、封裝測試等板塊的投資紛紛下滑,半導體設備投資逆勢增長五成,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領域。


長三角是中國吸納半導體資金最多的地區。

中國大陸21個省市(含直轄市)上半年半導體投資中,江蘇以20.7%的占比領跑全國,上海市以18.8%占比緊隨其後,浙江省則以14.4%的占比位居第三。長三角的江浙滬三地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半導體投資金額。

這家研究機構認為,長三角地區已經有深厚的產業積澱,如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領域的完整產業鏈,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已顯現規模效應,而且以上海北京為代表的城市通過專項基金和人才政策形成了制度優勢。

上海臨港為例。2019年之前,臨港的集成電路企業只有3家,到2024年已經超過300家;2018年集成電路產值1億元,2025年可達500億元。臨港經濟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將臨港稱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一個奇跡”。

目前臨港在集成電路產業的各個環節,匯聚了一批國內外頭部企業,比如芯片設備制造商中微公司,晶圓制造領域的中芯集團,封測領域的長電科技。臨港已經初步形成覆蓋裝備工藝、晶圓制造、材料封測等的產業集群。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